——记第三届首都生物农药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绿色植保新技术交流会
2014年12月11日至12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首都生物农药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绿色植保新技术交流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干院会议厅第二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由首都生物农药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主办,由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承办。与会人士主要有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所长王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教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志敏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蔬菜花卉栽培与生理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于贤昌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教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璞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李宝聚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研究员张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荣风教授;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学院果树系副主任张文教授。除此还有中农绿康、中捷四方等各个企业的代表,还有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民切实打交道的农药、化肥销售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11日上午8点半会议开始,由联首都生物农药科技创新服务盟秘书长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张丽霞博士主持,王琦教授致开幕词,王琦教授介绍了联盟的来源、概况、实际存在的意义,更进一步介绍了绿色植保的深层涵义,以及与会代表的构成情况。
上午9点会议交流从王志敏教授的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报告中开启,王志敏教授深入浅出的向代表们介绍了我国小麦种植的现状,面临的问题,详细的介绍了高产高效小麦种植的“七分种,三分管”的理念,具体介绍了小麦高产高效种植的方法,王志敏教授慷慨激昂,风趣幽默,数据详实的报告获得了与会代表良好的评价。之后于贤昌教授做了设施蔬菜栽培管理的各项新技术,针对时下种植的蔬菜所用的温室大棚详细介绍了现在开发出的各种新大棚以及各种栽培的新方法,防病防虫的新技术。然后由王璞教授做了玉米产量潜力与高产栽培技术的报告,报告也向代表传递了玉米种植的“七分种,三分管”的理念,更进一步提出了密度高产的概念,用实际的数据例子向代表介绍了高产栽培技术。
下午会议,首先李宝聚教授为代表带来了我国蔬菜主要病害发生趋势的报告,报告中详实介绍了各类病菌,发病原因,并进一步介绍了防病技术及后续的综合防治方法,给了与会代表在蔬菜种植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之后张帆研究院针对天敌防治做了天地昆虫资源利用进展的报告,让代表从另外的角度看到了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最后北京立丰信种有限公司的杜云海经理为代表介绍了一些蔬菜的新品种。
12日上午会议从江荣风教授的我国科学施肥现状与展望的报告中开始,江荣风教授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农机农艺结合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理念以及三大粮食作物区域施肥大配方技术,为与会代表提供了科学施肥的理论指导。之后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姜长云带来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的报告,从农业现状、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的选择几个方面层层递进剖析了我国农业发展的走向。
12日下午,首先王琦教授做了连作障碍与抗重茬微生态制剂研制的报告,王琦教授深入的为代表们介绍了目前我们各种作物存在的连作障碍以及现代人迫切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取代传统的化肥的一种制剂,正是基于这种需要,王琦教授的团队研制了微生态的抗重茬制剂,它不但很好的解决了作物的连作障碍还为食品的安全上了一道保护锁。之后王琦教授介绍了生物农药制剂的研制与应用以及绿色防控的一些理念,给与会代表带来了在农业用药方面的新选择,更为中国农业用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张文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果树的新品种与新技术,向代表传达了果树种植的新契机、新希望。最后由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张丽霞博士介绍了中农绿康在植物微生态抗病虫方面所做的努力,详细介绍了各种微生态制剂的新产品以及产品功能。营销总监梁华荣也就市场及农民需求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市场需求。
会议在代表们的满意与对下一届的期待中落幕,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这次会议给了他们很大的启示,让他们能更科学、更深入的去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地施肥打药。此次会议也必将为生物农药推动农业的绿色防控提供强大的动力,为保障中国人民的食品安全提供一道防护锁。